華道角慈青牧民辦事處

前言

庇護十二大樓於一九五七年由瑪利諾會之 R.F.Duche 神父資助興建,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開辦紅十字醫院。

九七六年越南難民來澳,遺下不少棄嬰,乏人照顧,醫院將二樓撥作育嬰院,安置當年無家可歸之孤兒。一九七九年設立日托服務,使孤兒能夠與一般家庭之幼兒接觸。紅十字醫院在一九八三年停辦後,大樓全面用作托兒所,並易名為庇護十二托兒所。

庇護十二大樓一直以來因應澳門的轉變,開展不同的牧養工作,大樓內留下了滿懷慈愛的牧者心血與足跡;我們將延續大樓牧養人靈的使命,開展青年靈修工作,回應當今澳門青年的需要!

現托兒所負責人胡秀娟修女製作的一幅「上主是我的牧者」馬賽克壁畫正好是「心靈綠洲」的核心理念:「心靈安竭的青綠草場,潤澤心田的上主活泉」

上主是我的牧者

我實在一無所缺

他使我臥在青綠的草場

又領我走近幽靜的水旁

 

還使我的心靈得到舒暢

他為了自己名號的原由

領我踏上了正義的坦途

 

縱使我應走過陰森的幽谷

我不怕凶險 因你與我同住

你的牧杖和短棒

是我的安慰舒暢

 

在我對頭面前 你為我擺設了筵席

在我的頭上傅油 使我的杯爵滿溢

 

在我一生歲月裡 幸福與慈愛常隨不離

我將住在上主的殿裡 直至悠遠的時日

~~~ 聖詠二十三篇

起源

當年華道角慶禮院 (L'Oratorio Valdocco) 是鮑思高神父與青年生活、學習與信仰薰陶的地方,慶禮院的生活正是回應時代要求、青年生活與成長需要。在廿一世紀社會,青年牧民工作已非單一的信仰意識與理念的講授,信仰培育離不開與生活情況的整合;青年全人發展的培育,正是朝向人性、信仰與生活整合的成熟,讓信仰成為生活的動力與價值,光照生活的態度及取向;同時,生活方式與內容也成為人性與信仰整合的實踐與反省的內容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青年人的生活並不是單一及獨立的個體生活,他們的成長並不只在於學習知識的多少,而是直接受著家庭,同儕與社會的影響;因此,全面的青年牧民工作應關注信仰認識、個人成熟、生活技能、知識學習、社交能力、家庭發展、社會意識等方面。

        青年牧民綜合服務就是回應時代的需要,從各方面為青年提供適時的全人信仰發展與培育。華道角慶禮院,可以是現代青年牧民服務的參照,它適宜一個既獨立於學校架構之外,又能聚集青年的地方,方便青少年於課餘或閒暇,在信仰氛圍下,與同儕共聚、發展社交,又能提供生活技能培訓,共同成長的聚集處。

理念

工業革命年代,青少年受盡壓迫、貧苦無告,鮑思高神父創立慶禮院給予青少年安穏及和平成長之地;鮑聖的舉動正正回應時代要求、青年生活與成長需要。

廿一世紀社會,青年人的需要是甚麼呢?

這一個世紀,「壓迫」與「貧苦無依」由肉體轉化至心靈上。商品掛帥的經濟社會擠壓心靈,青少年商品化的生活無法靜聽內心的聲音,找到自身的召叫,獲得生命的真諦、幸福泉源。

貧苦無依在於家長、老師及長輩在急速生活節奏下,各有所忙。每當青少年遇上困境時,一概以「問題」標籤,有問題便總希望以「即食」的手法解決,效果往往適得其反。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,源於我們對生命追尋,平靜地與自己、與家人、與自然,與上主對話。

「心靈綠洲」秉承庇護十二大樓和鮑聖回應時代需求的精神,在社區開闢屬於青年人的「青綠的草場」;透過靈修活動,引領青少年走近幽靜的水旁:生命的活泉,使他們「心靈得到舒暢」。同時在青少年「走過陰森的幽谷」──生活及生命的困境──時候,感受到上主與我們同在。亦希望透過青少年領受信仰,最終在信仰的滋潤下,達至「一生歲月裡,幸福與慈愛常隨不離」。

目標

發展庇護十二大樓成為心靈安竭的青草場地,城市中的綠洲,簡稱「心靈綠洲」;主動地整合靈修、輔導、青年工作,協助青少年全人發展,達至生命的圓滿。

具體目標

服務

「心靈綠洲」主要工作有六方面:「安竭之所」、「靈修操練及靈修輔導」、「青年中心」、「配套活動」、「服務團隊」、「聯絡處」;

「安竭之所」

意謂將庇道十二的樓層重新規劃,塑造屬靈的空間。我們希望盡量保留托兒所的原貌,並動員義工及工作者親手進行裝潢,讓這場地充滿著青少年的足印;初步建議有彌撒小堂、默想場地、小組聚會場地、個人傾談場地、小花園等;「安竭之所」將會借出予教會團體舉行靜態的青年聚會;

「靈修操練及靈修輔導」

現今青少年活動如恒河沙數,但屬靈活動則甚為貧乏;讓靈修操練普及是這項工作的目標;我們將引入不同修道團體的靈修操練,邀請教會內不同地域的信友協助推動;此外,我們亦會為特殊需要的青年開展靈修輔導工作,例如:家人離世、父母離婚、長期病患、情緒困擾、升學壓力等。具體工作如下:

「青年精神健康服務」

「安竭之所」及「靈修操練」面向澳門公眾,青年中心則面向區內的學校及居民,成為區內青少年健康的聚集之地;青年中心的開放讓附近的青少年熟悉我們,提高課餘及工餘時間參與靈修活動的機會;同時,藉每日開放的慶禮院式青年中心為青年、堂區、學校及社區提供青年牧民綜合服務。具體工作如下:

「配套活動」

為非主體活動,但有助於青少年靈性及全人發展的各項工作;活動形式包括課程、義工訓練、講座等,內容包括社交技巧、思考訓練、藝術創作等;配套活動主要是豐富青少年的全人發展,惟服務的最終目的是屬靈培養。具體工作如下:

「服務團隊」

我們的 3 個工作單位將在心靈綠洲內設置辦公地點,並組成心靈綠洲的執行人員;這些單位包括:愛生命團隊 (負責青年牧民及義工訓練)、駐校輔導員團隊、慈幼會澳門區青年牧民辦事處團隊;

愛生命團隊在本澳多達 20 所學校進行思考訓練,並組織了近百名青年義工;駐校輔導員團隊則在2所學校派駐輔導員;青年牧民辦事處則服務慈幼會及母佑會本澳多所學校;這些單位將會是心靈綠洲的工作者、合作者及使用者;

「工作者」角色:心靈綠洲的執行人員暫由這3個單位的工作人員組成,他們在各自的服務環境中,了解青少年的現況,協助發展合適的靈修活動;同時,他們亦會主動地在工作中結合靈修、輔導與青年工作,生活化靈修。「合作者」角色:這些單位的服務網絡,將協助心靈綠洲的活動推廣;「使用者」角色:前文提及的「配套服務」及「青年中心」將由服務單位執行,他們將使用心靈綠洲的場地進行各類培訓。

慈幼會澳門區青年牧民辦事處

鮑思高慈青營協會駐校輔導辦事處

「Facebook專頁」